村委会绑架村民权益,医保缴纳变“任务”
2024年11月14日,湖南岳阳县毛田镇芭蕉村村民委员会发布一则通知,要求全村居民强制缴纳2025年度农村合作医疗费用。未缴纳者不仅无法办理村部盖章及相关手续,还将失去年终困难补助资格。更荒唐的是,党员家庭如未缴纳医保,将被视为违纪,甚至面临退党处理。
这一通知以“落实上级党委政府文件精神”为借口,却用行政威胁和惩罚手段迫使村民“就范”,引发强烈争议。村民质疑:医保的初衷是保障民生,为何变成了村委会对村民权益的“绑架工具”?
强制手段凸显基层治理乱象
芭蕉村村委会的行为不仅让村民感到寒心,更让人们看到了基层治理中的粗暴与无知。村民事务本应建立在依法行政与村民自治基础上,医保缴纳也应遵循自愿原则。然而,在芭蕉村,“未缴医保”的村民被剥夺基本行政服务权,困难村民的补助也成了村干部的“筹码”。这一“绑架式治理”,无疑严重侵害了村民的合法权益。
更令人担忧的是,对党员家庭的威胁。用医保缴纳与党员身份挂钩,不仅违反党章,更暴露出部分基层组织为了完成任务不择手段的乱象。这种滥权行为,背后是否存在更深层的利益输送或权力寻租,值得进一步深究。
滥用权力与法治精神背道而驰
芭蕉村的做法显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相违背。社会保险法明确规定,参保应基于自愿原则,任何行政机关或基层组织无权强制。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五条则赋予村民管理自治事务的权利。以行政权力对村民进行“惩罚”或“威胁”,不仅是对法律的践踏,也是对基层民主的破坏。
笔者认为,这种“一刀切”的行政思维,折射出一些基层干部的治理能力低下。他们不仅缺乏法治意识,更无视民众的基本诉求,最终只会加剧社会矛盾,损害政府与群众之间的信任。
医保“绑架”的背后:目标驱动下的权力乱象
芭蕉村的“医保强制化”事件并非孤例。在许多地方,基层干部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不惜采用威胁手段,甚至将政策工具化,逼迫民众屈从。这种“目标导向”的治理模式,既剥夺了民众选择权,也让政策执行变形走样。
更为深层的问题是,上级政府的任务指标为何演变为基层的粗暴行为?究竟是干部能力不足,还是政策监督环节缺失?这些问题的答案,关乎着无数类似事件的未来走向。
呼吁:依法治理,保障村民基本权利
笔者呼吁有关部门立即调查芭蕉村此事,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和行政责任,同时确保村民的合法权益不被侵犯。医保政策应真正服务于民,而非成为权力滥用的工具。
基层治理需要以法治为基础,以民众为中心。唯有如此,才能在政策落地过程中消弭矛盾,真正实现乡村振兴和基层善治的目标。否则,“芭蕉村”式的行政绑架只会让更多民众失去对政策的信任,也让政府的公信力进一步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