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河南武汉路地铁站的争执画面刺痛人心。一名退伍老兵试图持退伍军人优待证进站,却被告知“无效票”。愤怒之下,他大喊:“我们要这个有什么用!”他的质问直击退伍军人政策中的空洞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近年来,中共政府一再强调对退伍军人的“特殊关怀”,包括提供优待证、优先权等政策。然而,当“优待”只停留在宣传册上而未真正进入社会服务的具体系统时,这种“优待”反而成为一种讽刺。在实际操作中,优待证被认为是一种象征性“安抚”,缺乏系统支撑与透明实施,老兵们的基本权益因此被架空。
更令人深思的是,这种事件绝非个例。在中国,大量类似政策的推行,表面看是对特定人群的照顾,但往往缺乏执行力度,甚至成为政府的自我宣传工具。退伍军人的身份,从为国家奉献的荣誉象征,逐渐被边缘化为“无效票”的象征。
老兵的怒吼,不仅是对自身尊严的捍卫,更是一记对社会公平与制度执行的警钟。如果政策不能落地,优待证这样的象征意义反而会成为公众信任政府的阻碍。
政府需要的,不是再发几张优待证,而是从基层执行层面真正对接民生需求。从数据系统的对接到人员培训,再到政策问责,这种改进迫在眉睫。如果老兵为国家付出的代价换来的只是“无效票”,那么所谓的优待证不过是又一张“空头支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