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村镇银行三储户因维权被控“寻衅滋事”,羁押九月未立案,案件管辖权屡被推诿,司法拖延与滥用罪名引发公众愤怒,法治公信力陷危机。
三名储户维权被控“寻衅滋事”,九月羁押未立案
河南村镇银行储户维权案成为司法乱象的又一典型案例。三名储户施坚坚、欧阳云、胡卫明因维权行动被控“寻衅滋事”,至今已被羁押九个月,但案件始终未能立案。近日,案件被移交沁阳市人民法院,不久又被退回河南自贸区检察院,开庭时间遥遥无期。这场旷日持久的司法拖延,引发了公众对司法公正的强烈质疑。
律师王梓豪表示,这三名储户的维权行为是为了追回自己被冻结的存款,是完全合法的行动,根本不构成“寻衅滋事”。他批评道:“羁押时间过长,案件迟迟未立案,已经超出了法律的基本程序要求。这不是在维护法治,而是在践踏它。”
村镇银行储户维权背后:管辖权反复推诿成闹剧
管辖权问题本应是法律程序中明确的环节,但在本案中却被司法机关当作拖延案件的工具。沁阳市人民法院接手案件后迅速将其退回,随后河南自贸区检察院也表示“无法受理”。法院与检察院之间的反复推诿,不仅耽误了案件的正常审理,更让储户及其家属陷入无尽的等待与无助之中。
更令人气愤的是,案件被退回后,接电话的法院工作人员态度发生了明显变化。一位储户愤怒地说道:“法官竟然表现得松了一口气,就像甩掉了一个包袱。难道我们的权益在他们眼中只是一桩麻烦事?”这种冷漠的态度,彻底暴露了司法机关对储户生计与权益的漠视。
电话问询被恐吓:储户疑问成“有组织、有预谋”
为了了解案件进展,许多储户致电检察院,希望询问三名被羁押者的情况。然而,电话另一端的回应却是冷漠与粗暴。一位储户描述了自己打电话的经历:“检察院直接挂断我的电话,还质问我们是不是‘有组织、有预谋’。这完全是荒唐的指控!”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储户们的电话问询完全是根据法院的指示进行的,却被检察院污名化为犯罪行为。这一现象充分暴露了司法系统内部的混乱与推诿。一位储户在录音中无奈感叹:“我们只想知道案件到底何时才能有进展,但这一路只有冷漠、刁难和恐吓。”
“寻衅滋事”:压制维权的法律工具
近年来,“寻衅滋事”已被广泛用于压制维权公民,成为中国司法体系中备受争议的罪名。根据律师透露,本案中三名储户仅因追讨被冻结的存款,就被以“寻衅滋事”的罪名羁押,长达九个月未获开庭。这种对罪名的滥用,不仅让储户的正当权利受到严重侵害,也彻底暴露了司法体系对公民权利的漠视。
王梓豪律师在朋友圈中提到,有人在检察阶段因发布承办检察官照片而遭到司法报复。这种针对公民监督的报复行为,无异于对法治精神的背叛。正当监督被视为威胁,司法的公信力无疑正陷入更大的危机。
维权难上加难,司法推诿还要多久?
河南村镇银行储户案不仅关系到三名储户的命运,也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储户及家属呼吁司法机关尽快结束推诿,依法对案件进行审理。然而,反复变更的管辖权和司法机关的冷漠态度,令案件的进展变得遥遥无期。
“我们只想知道,法律到底站在谁的一边?”一名储户说道。他们的疑问不仅指向本案,也指向整个司法体系的公平与正义。管辖权的反复变更与司法机关的冷漠拖延,不仅对储户权益构成了极大的侵害,更是对整个社会公平正义的践踏。
正义终会到来,司法系统需要反思
河南村镇银行储户案揭示的不仅是储户维权的艰难,更反映了司法体系的深层问题。司法机关的不作为与相互推诿,已经让法治尊严受损,也让普通公民对正义的期待一次次落空。
司法的职责不仅是依法审理案件,更是守护社会的正义底线。反复推诿与冷漠对待,只会让问题进一步恶化。或许正如律师所言,公正的到来需要时间,但这种时间不该被浪费在司法机关的相互推卸与拖延中。储户们在等待公正的那一天,但社会对司法改革的呼声,已经变得越来越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