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石归正教会“诈骗罪”案引发关注,限制旁听与剥夺辩护权成为争议焦点。案件背后折射出家庭教会与法律之间的冲突,信仰自由的边界再次成为社会热议的议题。
随着蚌埠活石归正教会案的开庭,关于家庭教会与法律之间关系的讨论再度被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这场案件涉及四名信徒被控“诈骗罪”,从最初的刑拘到如今的庭审,诉讼程序充满争议,反映了家庭教会在中国法律框架下的复杂处境。
法律之争:信仰与犯罪的界限何在?
本案的核心争议在于:活石归正教会的财务运作是否构成犯罪。教会声明称,信徒的捐赠完全是出于自愿,并且支出透明;而检方则指控其以“诈骗罪”非法敛财。这种指控对未注册的家庭教会而言并非首次——近年来,“诈骗罪”被频繁用于类似案件,成为管理家庭教会的一种法律工具。
家庭教会通常无法通过官方注册获得合法身份,因此在民政和财务管理上游走于灰色地带。然而,捐赠行为是否等同于诈骗,法律界定上依然存在较大争议。如果捐赠人并未感到被“欺骗”,控方的指控如何成立?这不仅是法律问题,更是宗教权利问题。
庭审过程中的程序性争议
11月19日至22日的庭审中,程序性问题成为焦点。法院以“证人身份”为由,限制家属旁听,这一行为遭到了被告家属的强烈不满。他们指出,旁听席上依然有空位,但家属被阻拦在法庭之外,剥夺了知情权与参与权。
更为引发争议的是律师的辩护权问题。律师因拒绝放弃携带电子设备而被阻止入场,法庭在律师缺席的情况下强行开庭。辩护权的限制,直接影响了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也使庭审的公正性受到质疑。
政策背景:家庭教会的生存困境
近年来,家庭教会的生存空间持续受到挤压。从“非法经营”到“诈骗罪”,一系列指控表明政府正试图通过法律手段加强对这类宗教活动的管理。家庭教会多强调“自主”“自治”,但这种身份往往被视为对现行宗教管理体制的挑战,导致其处于政策和法律的双重夹击之中。
但问题在于,宗教信仰是否应受到如此严密的管控?作为一种基于自愿的信仰活动,家庭教会的捐赠行为为何会被视作违法?这些问题仍未有明确答案。
信仰的坚守:个人与制度的较量
案件之外,四名信徒及其家属表现出的信仰坚持同样令人瞩目。从唱赞美诗抗议到法庭外举牌祷告,他们选择以信仰的语言回应法律的压力。这不仅是一种个体选择,也是一种象征——即使在不公与压力下,信仰的力量依旧强大。
蚌埠活石归正教会案是一起案件,也是一面镜子,折射出法律与信仰之间的复杂关系。未来,如何平衡宗教自由与法律管理,如何让法律真正公正地服务于社会,值得更深刻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