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4日,新疆乌鲁木齐市“吉祥苑小区”发生火灾,封控政策导致逃生受阻和救援延误,最终造成多人伤亡。这场悲剧成为压倒民众忍耐的最后一根稻草,引发全国范围内以“白纸”为象征的大规模抗议,呼吁终止清零政策,捍卫基本人权。两年后的同一天,全球多地举行纪念活动,向逝者致哀并重申自由诉求,其中包括白纸运动亲历者夏巢川、中国民主党员罗晨轩等以及东突厥斯坦人共同参与的阿姆斯特丹集会。
“在短短的10天内,我们迫使中共当局终止清零政策。此外,这是历史上第一次说汉语的公民为维吾尔人的苦难挺身而出。”夏巢川的发言强调了这场运动的跨族群团结意义,也展示了抗议者面对极权时的勇气与智慧。
中国民主党成员罗晨轩坦言:“白纸运动不仅仅是反对清零政策,它更是一场思想的觉醒。它让我们意识到,沉默是最大的帮凶,而团结是最大的力量。”罗晨轩在海外持续的为民主和人权活动贡献力量。他表示,“每一场纪念活动,都是对极权最有力的回击。我们要告诉世界,真正的中国人民渴望自由与尊严。”
支持维吾尔人基金会主席阿不都热依木·艾尼在集会中谴责道:“清零政策的执行,不是为了控制病毒,而是为了控制人民。谁会是下一个目标?我们无法对这样的反人类罪行保持沉默。”他的发言提醒人们,维吾尔人所遭受的迫害是极权控制的冰山一角,也呼吁更多人关注人权问题的普遍性。
虽然街头抗议已经过去,但白纸运动的影响远未结束。中国民主党成员韦智坚在纪念活动中指出:“白纸运动证明了,当沉默的个体聚集在一起,就能形成撼动独裁的力量。街头抗争虽然短暂,但觉醒的思想是持久的。”他的观点与罗晨轩的立场不谋而合:思想的火种一旦点燃,便无法被扑灭。
两年后的今天,乌鲁木齐火灾与白纸运动的记忆仍激励着无数人。纪念活动不仅是对逝者的追思,更是对自由的呼唤。正如集会中的参与者所言:“白纸运动是人民与极权的较量,而觉醒的人民将是未来希望的种子。”
这些活动展现了全球华人社区对人权和民主的关注,也为所有经历压迫的人们传递了跨越国界的支持。这些象征性的纪念提醒我们,自由的追求虽漫长而艰难,却从未停止。撰稿:罗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