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一养殖户起诉牧原股份子公司卧龙牧原,称其销售携带病毒的种猪导致猪场爆发疫病并造成近700万元损失,引发法律与行业监管争议。
2025年1月8日,河南省内乡县鸿福农牧有限公司将牧原股份全资子公司卧龙牧原告上法庭,索赔近700万元,指控其销售携带蓝耳病毒的种猪,导致猪场爆发疫病并造成重大损失。
根据网传起诉书,2024年3月29日,鸿福农牧法人代表常先云与卧龙牧原签订《生猪购销合同》,购买152头种猪,合同总价78.98万元。然而,仅过数日,交付的种猪便出现应激反应,一头母猪当场死亡。随后,猪群陆续出现不进食、发红发紫、大规模流产等症状,最终149头种猪及原有76头母猪和3340头仔猪全部感染病毒死亡。检测显示,这些种猪携带蓝耳病毒。
起诉书列举了卧龙牧原的四大过错:
1、销售未经检疫、携带病毒的种猪;
2、违规使用自制疫苗;
3、混群销售接种不同疫苗的种猪;
4、隐瞒疫苗接种及免疫信息。
据悉,卧龙牧原未提供种猪《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及家畜系谱,而是以商品猪申请检疫,违反《畜牧法》和《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等法规。此外,卧龙牧原涉嫌在未取得兽药生产许可证及产品批准文号的情况下,自制蓝耳疫苗并进行接种,最终引发病毒大规模传播。
养殖户常先云表示,卧龙牧原的行为导致其不仅损失购买种猪的费用,还造成饲料、药品及人工等方面的巨大开支,同时失去了预期收益。案件涉及的具体损失总计高达686.74万元。
此次诉讼引发公众对行业龙头牧原股份合规经营的广泛质疑。牧原股份作为中国最大的生猪养殖企业,年销售量超过7000万头,市值达2000亿元,其疫苗管理混乱及病毒传播风险可能对行业整体造成深远影响。
截至发稿,案件已被南阳市内乡县人民法院受理。我们将持续关注事件发展,并探讨其对养猪行业和牧原股份未来经营的深远影响。
作者:林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