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坤明,现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作为牛腾宇案件的始作俑者,对酷刑逼供与冤判视而不见。他以权力掩盖事实真相,助长中共暴政的残酷一面。
中共恶吏档案信息
• 姓名:黄坤明
• 性别:男
• 出生日期:1956年11月15日
• 身份证号:352601195611150010
• 籍贯:福建省上杭县
• 现任职务: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
• 工作单位:广东省政府
• 户籍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宝石二路宝俶苑1幢201室
• 联系方式:+86 13515717798 / +86 139006729966
罪行描述
策划与掩盖牛腾宇案件
黄坤明在担任中共宣传部部长期间,以“精日”概念为由,假借民族情绪抓捕无辜公民,实则为向习近平献媚。他在任内直接推动了针对网络新生代的迫害行动,极力掩盖案件真相,成为酷刑逼供与冤判的保护伞。
1、推动构陷“精日”概念:
黄坤明通过宣传部门将普通网络言论污名化为“精日”行为,以此打压网络舆论和异见者。他的这一手段为牛腾宇及其团队的抓捕提供了政治理由。
2、无视酷刑与滥用司法:
牛腾宇作为网站运维人员,因拒绝认罪遭受非人道折磨,包括吊打、用打火机烧生殖器等酷刑,最终被非法判刑。黄坤明不仅不对酷刑行为负责,反而利用其权力掩盖事实,拒绝释放冤判者。
3、打压网络新生代:
黄坤明主导的一系列抓捕行动,对网络青年进行系统性压迫,直接导致一批无辜者身陷囹圄,彰显了中共打压网络言论和异见的铁腕手段。
广东任内延续压迫
黄坤明接任广东省委书记后,继续维稳政策,对牛腾宇案件的申诉与呼声置若罔闻。他的行为充分暴露了中共官员维持极权体制的冷血本质。
社会影响
黄坤明的行为导致网络新生代在中国面临高压环境,牛腾宇案件成为中共司法体系滥权和酷刑逼供的典型案例。这一案件引发了国际社会对中共压制人权的高度关注,也进一步加剧了公众对司法与人权现状的不信任。
体制分析
黄坤明的恶行反映了中共通过宣传部门和地方政府压制异见声音的系统性操作。他的“精日”构陷和对酷刑案件的掩盖,是中共体制下权力滥用、压制异见和破坏人权的集中体现。
附加信息
• 被收录信息:
黄坤明因其在牛腾宇案件中的始作俑角色,被《中共恶吏录》永久记录,成为中共酷刑迫害与司法不公的代表人物。
• 国际关注:
牛腾宇案件及其背后存在的酷刑逼供问题,引起国际人权组织广泛关注,多方呼吁对黄坤明及其他责任人进行独立调查。
• 行动呼吁:
呼吁国际社会加强对中共酷刑案件的监督,推动对黄坤明等涉案人员的法律追责,并保护受害者的基本人权。((整理、编辑|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