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亚胜:一个“马仔”的荒诞判决与司法疑云

中国权益网,为真相发声!
00:00
00:00

近年来,中国司法系统屡次因疑似冤案备受质疑。2021年广东廉江市公安局破获以林为杰为首的黑社会团伙案,其中“马仔”曹亚胜因一桩缺乏直接证据的绑架案被判处17年6个月有期徒刑。然而,案件背后大量疑点浮出水面,引发公众对司法公正的广泛关注。

疑点重重的“黑社会”指控

根据判决书,曹亚胜被认定为黑社会团伙成员,并参与了一起发生于2011年的绑架、敲诈勒索案。然而,审判过程中暴露出的诸多疑问却让人对这一判决的合理性产生怀疑。

曹亚胜:一个“马仔”的荒诞判决与司法疑云

在这起绑架案中,多名被害人和同案犯供述均指向所谓的“马仔”曾对未成年被害人邓欢施以暴力。然而,被指控为施暴者的曹亚胜却一再否认,并表示自己与林为杰及其团伙毫无关联。更为诡异的是,包括“黑老大”林为杰在内的其他被告人都声称不认识曹亚胜,这一说法甚至在庭审记录中得到确认。

辩护律师曹宗文指出,审判所依据的主要证据为两名同案人和部分被害人的指证,但这些证据均存在矛盾或翻供的情况。例如,关键证人陈烈敏在庭审中承认,他并不认识曹亚胜,而初期的供述中提到曹亚胜的内容系侦查人员自行补充。另一名证人钟亚文的供述同样漏洞百出,其关于案发时曹亚胜的穿着等细节的描述在庭审中出现了多次矛盾。

被害人证言存疑

不仅同案犯“互不相识”,连被害人的证言也难以自圆其说。判决书显示,被害人之一曹厚杰曾指控曹亚胜对邓欢施暴。然而,据曹厚杰的父母透露,曹厚杰在最初的供述中明确表示没有看到曹亚胜在现场,其指证是因警方以“包庇罪”相威胁才最终改口。更为关键的是,曹厚杰与曹亚胜是亲属关系,其家人在事后多次声明,曹亚胜当年确实不在案发现场。

另一名被害人邓欢则在后续采访中坦言,由于案发时年仅14岁,他并不清楚施暴者的身份,辨认笔录完全是警方“安排”下的结果。对此,律师团队认为,这些证言不仅无法证明曹亚胜的罪行,反而进一步突显了案件侦办过程中存在的程序问题。

案发时究竟身在何处?

曹亚胜的亲属及多名证人提供的证据表明,案发期间他并不在廉江,而是身处广西梧州务工。广西居民倪洁芳等人曾出具证言,确认曹亚胜在2011年清明节前正为其装修房屋。然而,法院在判决中却以“证人记不清具体时间”为由驳回了这些证言。

辩护律师强调,刑事案件中,证明嫌疑人不在现场并非被告的义务,而是控方的责任。然而,在本案中,警方未能提供任何能够排除合理怀疑的直接证据,反而将疑点强加于曹亚胜,这种“举证责任倒置”的做法显然违背了法治原则。

“黑老大”林为杰的陈情

令人诧异的是,主犯林为杰在其上诉书中多次为曹亚胜喊冤。他明确表示,从未见过曹亚胜,更谈不上让其参与犯罪活动。林为杰的儿子林宣善则怀疑,警方可能是因“阿胜”与“亚胜”粤语发音相近,误将曹亚胜当作另一名绰号“大头胜”的嫌疑人林火善。

即便如此,这些强有力的反驳和解释均未能改变法院的判决结果。湛江中院在二审中选择维持原判,未对案件中的大量疑点进行深入审查。

律师团队的申诉与司法漫长等待

案件审结后,曹亚胜的家人及律师团队持续提起申诉。2024年5月,广东省高级法院受理该案,并决定对是否符合再审条件进行审查。然而,截至目前,案件仍未有实质性进展。律师曹宗文表示,案件涉及的诸多疑点足以推翻原判,但司法系统的拖延让他们感到无力。

司法公正何去何从?

曹亚胜案不仅仅是一起普通的刑事案件,更是对中国司法公正的一次严峻拷问。从缺乏直接证据的指控到各方证言的矛盾,从同案犯的集体否认到警方侦办程序的可疑之处,每一项疑点都直指司法程序的漏洞和执法者的随意性。

如果案件不能得到公正审理,曹亚胜恐怕将继续在监狱中蒙冤,而司法系统的公信力也将因此遭受进一步侵蚀。正如曹宗文所言,“这是一个常识即可判断的无罪案件”,但常识的声音在司法机器面前却显得格外微弱。

作者:周逸飞

编辑:程军

声明:本网站发布此文旨在分享有价值的信息。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致信chinarights.news@g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感谢您的支持。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冤案司法

张扣扣案主审法官贪腐入狱,河南长垣“包庇罪”疑云重重

2025-1-20 17:14:01

冤案司法

漳州中院林忠明院长被促纠偏:行政庭滥权回避成关键,司法公正悬而未决

2025-1-24 11:38:11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