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溪:我必再来:主的应许与我们的回应
“我必再来”(启示录22:20)是主耶稣留给我们的宝贵应许。这不仅是信徒盼望的中心,也是我们信仰生活的动力和方向。然而,这个应许常被当代人忽视、质疑,甚至被视为远离现实的神话。今天,让我们藉着圣经的启示,重新审视主再来的真理,并思想我们的回应。
—
被这时代弃绝的真理
耶稣说:“这世代的人有祸了!”(路加福音11:29)。人子第一次来到世上时,祂是“被人弃绝的”(以赛亚书53:3)。如今,祂再来的信息同样遭遇冷漠与嘲笑。然而,这并不影响主再来的真实与迫切。彼得提醒我们:“主要来临的日子会像贼一样。”(彼得后书3:10)。
正因如此,我们当警醒,不要像那些讥诮的人一样,将主的应许看作迟延(彼得后书3:4)。
—
叩门的主:坐席的邀请
主耶稣常以宴席的比喻描述天国。祂说:“看哪,我站在门外叩门,若有听见我声音就开门的,我要进到他那里去,我与他,他与我一同坐席。”(启示录3:20)。
这个邀请是何等的美好!但我们需要问自己:我们的门是否真正向主敞开?还是忙于今世事务,忽略了祂的叩门声?
—
聪明童女与愚拙童女的警示
主耶稣用十童女的比喻(马太福音25:1-13)提醒我们:祂的再来需要准备。聪明的童女预备了灯油,随时迎接新郎;而愚拙的童女因疏忽而被关在门外。
这灯油象征着什么?它是信心的实践,是圣灵的充满,更是我们对主的忠诚。如果我们像愚拙的童女一样,缺乏警醒与准备,当门关闭时,我们将为永恒的遗憾所吞没。
—
山羊与绵羊的审判
在马太福音25:31-46,主描述了山羊与绵羊的分离,这是祂再来时审判的场景。绵羊因他们对基督徒弟兄的善行而蒙称赞,而山羊则因无视弱者的需要而被责罚。
这个比喻提醒我们:信心若没有行为就是死的(雅各书2:17)。主的审判并非单凭口头的承认,而是看我们生命中是否活出了祂的爱。
—
善仆与恶仆的结局
主再来的另一个重要比喻是忠心与不忠的仆人(马太福音24:45-51)。善仆按时分粮,忠心管理主人所托付的一切;恶仆则因主“迟延”而放纵自己。
这个比喻提醒我们,每个人都是管家,都被托付了主的事工与恩赐。我们该问自己:若主今日归来,我是否能交账?
—
人子降临:警醒与盼望
主耶稣多次提到祂的再来:“那时,他们要看见人子有能力,有大荣耀,驾着天上的云降临。”(马太福音24:30)。祂的降临不仅是荣耀的,也是震撼的,伴随着审判与拯救。
这个应许对我们意味着什么?对信徒,这是盼望的源泉;对不信的人,这是警告与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