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年初六这个象征“开市迎财”的日子,连云港的司法体系也正式“开张”,然而他们迎来的不是正义,而是对维权者的疯狂打压。鲍丹丹案再度暴露地方公检法沦为资本的打手,操控庭审、心理攻势、占坑旁听,一整套操作可谓“行云流水”。面对如此荒诞的现实,冤案受害者家属写下了一封讽刺的“贺信”,向连云港政法委宋波书记“拜年”。
春节本应是万家团圆的时刻,但在连云港,司法体系却以“开张大吉”的姿态,上演了一出令人瞠目结舌的“司法大戏”。普通劳动者鲍丹丹,仅因讨薪维权,就被强行扣上“敲诈勒索”罪名,遭遇荒唐的审判流程。
在这个讲究送走晦气、迎来新气象的日子,连云港的公检法系统似乎也在“辞旧迎新”——不是迎来公正与法治,而是以更高效、更精准的方式为资本“清除障碍”。从剥夺旁听权,到强行推进庭审,再到用心理攻势施压,这一切都在昭示着:公权力的铁拳永远不会落在真正的强者身上,而是精准打击那些寻求公平的普通人。
然而,面对如此荒诞的现实,冤案受害者的家属并未沉默。他们用讽刺的笔触,写下了一封别具一格的“拜年信”,敬贺连云港政法委宋波书记,并向外界揭露司法黑幕。以下是这封公开信全文:
尊敬的宋波书记:
新春安康,仕途顺遂!
除夕夜我给您写了贺年信,大年初一我给您写了祈福信,大年初二、初三、初四、初五我都给您写了拜年信,都被连云港有关方面的人投诉、屏蔽了。这些人既不让您过好年,也不让您新年有福,更不让您新年有个好兆头,离了大谱。既然这样,我就给继续您拜个年吧。
今天是大年初六,俗称“马日”,寓意着开市迎财、顺风顺水。老百姓都盼着新的一年财运亨通,生意兴隆。而在贵地,司法体系也算是“开张大吉”——毕竟,从远洋捕捞到占坑旁听,从敲诈定罪到心理攻势,一整套行云流水的操作,已然让连云港的法治“市场”繁荣昌盛,生机勃勃。
尤其是鲍丹丹案,真可谓是贵地司法体系新年第一场“重头戏”,不仅演得专业、排得精巧、逻辑缜密,还充分展现了贵地公检法的通力合作,堪称教科书级别的示范案例,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一、驱走维权者,迎来“和谐”法治新气象
大年初六,讲究送走晦气,迎来新气象。贵地似乎早就深谙这一道理——要让资本安心发展,当然得先清理掉那些“不识时务”的维权者,否则宋书记如何能专心致志地讨好某些“龙头企业”?
鲍丹丹,一个普通劳动者,因为被违法裁员,向公司讨个说法,结果不仅钱没要到,反而被以“敲诈勒索”的罪名送进了看守所。这样的剧情,放在影视剧里都觉得编剧太夸张,但在贵地,居然能堂而皇之地成为司法现实,不得不让人感慨贵地的法治环境实在是“别具一格”。
资本无忧,公权给力,维权者彻底闭嘴——这样的新气象,确实值得庆贺。
二、最美法官:精神很好,继续开庭,尿洒法庭
大年初六是开市日,商家讲究红红火火,法院当然也不能例外。哪怕被告人身体再差,庭审节奏也不能耽误,毕竟,一个案件的顺利推进,比什么都重要。
鲍丹丹连续多天吃不下饭,开庭时虚弱到说不出话,法警都忍不住提醒她身体状况不对,结果贵地的“最美法官”马卫东,只是微微一笑,淡定地说:“我看精神很好,继续开庭。”
哎,真是让人肃然起敬!这样的审判效率,放眼全国,恐怕也是数一数二的。普通法院可能还会考虑一下被告人是否真的撑不住了,贵地法院则完全不需要这些“人道主义”干扰审判节奏,确实是效率奇高,魄力非凡!
至于被告人情绪崩溃,最终当庭尿失禁——这当然不算什么大事,别让这些“无关紧要”的小插曲影响了案件的稳步推进。
三、没有被害人?没关系,先判了再说
刑事案件,一般都得有个明确的被害人,毕竟,总不能随便指控一个人犯罪吧?但贵地的司法思维显然比传统法律更为先进,连“被害人”是谁都搞不清楚,就能顺利开庭,并坚定不移地推进案件,实在是让人佩服。
当辩护律师追问公诉人“被害人是谁”时,审判长胡雪梅端详起诉书半天,犹豫了一下,说“可能是江苏科信公司与江苏恒瑞公司”。 这个回答之妙,完全体现了贵地司法机关的“灵活性”——反正该判的都会判,谁是被害人其实无所谓,等庭审结束了再慢慢查清楚吧。
哎,换作其他地方,可能要等证据确凿才会定罪;可在贵地,不管事实如何,结论早已安排妥当,不得不说,这样的办案思维,确实节省了很多不必要的司法资源。
四、占坑旁听,确保审判“和谐稳定”
大年初六,商家都希望“开门见喜”,贵地法院自然也要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审判环境。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干扰,贵地法院采用了全国领先的“占坑旁听”策略——旁听席提前安排好“特殊人员”,确保庭审全程平稳,不受外界干扰。
于是,真正关心案件的家属、媒体、律师同行,全都被拒之门外。而法庭里的旁听者,个个面无表情,沉默不语,整齐划一地戴着口罩,连法官都不敢确认他们到底是谁。 这样的旁听效果,确实堪称“全国典范”!
普通法院可能还会担心舆论监督,贵地法院则完全不用——有“自己人”坐镇旁听席,确保庭审氛围和谐可控,外界的声音自然难以传入。
五、心理攻势:母子连心,精准打击
贵地司法体系的高明之处,还体现在对被告人心理防线的精准拿捏。
鲍丹丹不开口认罪?没关系,送她儿子的成绩单进去看看,让她知道孩子正在“受影响”。
鲍丹丹坚持维权?没关系,让班主任写封信,告诉她“认罪才是对孩子最好的选择”。
鲍丹丹情绪稳定?没关系,办案人员再去“问候”一下她母亲,让她知道,自己不认罪,家人都不会太平。
这样的心理攻势,普通司法机关可能还做不出来,但贵地做得精准、做得专业、做得滴水不漏,确实是值得总结推广的“成功经验”!
六、远洋捕捞:从广西到连云港的司法魔术
按理说,刑事案件应该由案件发生地管辖。但在贵地,司法管辖权早已被“魔法加持”——只要案件对某些人或某些资本不利,就可以“远洋捕捞”,千里迢迢送到更合适的地方审理。
鲍丹丹在广西工作,赔偿金也是在广西支付,但最终,她被贵地司法机关“巧妙”地跨省抓捕,并在连云港接受审判。原因竟然是——恒瑞公司通过连云港的账户给某个劳动关系在成都的员工转了一笔钱,便成了“犯罪发生地”。如此随意调整管辖权的做法,简直让人惊叹贵地的“司法创造力”。
年初六,开市迎财——贵地是否该迎回点什么?
今天是商家开张的日子,大家都希望新年财源滚滚,万事顺遂。不知贵地是否也愿意借着这个好日子,重新迎回一些早已遗失的东西?
当然,贵地可能觉得“一切尽在掌控”,未来依然可以沿用这些模式,继续创造更多“经典案例”。但历史告诉我们,所有冤案,最终都会成为法治改革的催化剂;所有罪行,终究都会有人买单。
宋书记,今天是“开市日”,希望您也能好好思考——贵地司法的“市场”还能继续这样“开”下去吗?!
最后,祝宋书记新春快乐,事业腾飞,万事顺心!
一位在大年初六等待丈夫平安归来的普通群众
2025年2月3日夜
编辑评论
如果司法真是一座市场,那么连云港的司法体系显然早已“开张大吉”,只是售卖的不是公平正义,而是赤裸裸的司法腐败和权力交易。从驱赶维权者到操控庭审,再到“占坑旁听”确保审判不受干扰,所有的环节都紧密衔接,确保维权者再无翻身的可能。
鲍丹丹案的“精彩”之处不仅在于公检法通力合作,还在于对法律的“灵活运用”。没有明确的被害人?没关系,先定罪再慢慢“补充”。被告人健康状况不佳?无妨,法官一句“精神很好,继续开庭”便可轻松解决。而当法律逻辑都无法支撑罪名时,心理攻势就会精准出手,让维权者彻底崩溃。
但历史无数次证明,所有的冤案最终都会成为法治改革的催化剂,所有的罪行,终究都会有人买单。今天是大年初六,商家们都在祈愿新的一年财源广进,不知连云港的政法委是否也愿意在这个好日子里,思考一下自己还能“开市”多久?
而在这个大年初六,仍有家属在等待鲍丹丹平安归来。但他们等来的,是公正,还是更加肆无忌惮的司法黑幕?
作者:鲍丹丹家属
编辑: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