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母女投河悲剧:压垮她们的不是抑郁,而是中共制造的债务陷阱

中国权益网,为真相发声!
00:00
00:00

2月19日,山东聊城发生了一起令人痛心的悲剧:一位年轻的母亲抱着年仅2岁的女儿,从大桥上一跃而下,双双溺亡。官方通报给出的解释是“该女子因精神抑郁跳河轻生”,但这冰冷的定性能否掩盖社会现实的残酷?她的抑郁究竟从何而来?又是什么将她推向绝境?

聊城母女投河悲剧:压垮她们的不是抑郁,而是中共制造的债务陷阱

据知情人士透露,这位母亲长期面临婆媳矛盾、丈夫失业、房贷断供等三重压力,而“房贷”最终成为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近年来,中国因房贷断供导致的家庭悲剧屡见不鲜,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后,成千上万的家庭被迫承担毁灭性的债务,而政府的冷漠和银行的强势逼债,使他们在生活的绝境中找不到出路。

当房贷成了夺命枷锁

过去几十年,中共政府依靠“土地财政”疯狂推高房价,房地产市场成为其榨取民众财富的工具。年轻人被迫高息贷款买房,房价节节攀升,而开发商、银行、地方政府在这场“土地盛宴”中赚得盆满钵满。然而,当经济下滑、房价暴跌,曾经的“幸福家园”瞬间变成沉重的债务牢笼。

房贷困局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无数家庭无法承受的生存危机。有人计算过,一套价值200万元的房子,贷款30年后,利息比本金还高。而当房价大跌,法拍价甚至只能抵消一半贷款,购房者最终不仅失去了房子,还背上了巨额债务,成为银行的“债务奴隶”。

聊城母女的悲剧只是冰山一角。 近年来,因房贷断供、经济压力过大而选择轻生的案例不断增多。2023年,浙江一名男子因房贷压力过重,在朋友圈留下遗言后自缢身亡;2024年,江西一位年轻母亲同样因房贷断供问题,抱着孩子跳楼自杀。无数个“家庭悲剧”串联起来,揭示了中国房地产市场背后的系统性崩溃。

政府、银行、开发商,谁该为这场悲剧负责?

中国房地产市场曾经被吹捧为“全民致富”的神话。然而,这个神话的赢家,永远是政府、银行和开发商,而普通购房者只是韭菜。

• 政府: 地方政府通过卖地财政收割巨额收益,推动房地产市场畸形发展,让房价不断飙升。而当市场崩溃,他们并未提供任何社会保障,反而继续用强制法拍、银行催债等手段加剧民众困境。

• 银行: 房贷高利息、违约惩罚机制苛刻,购房者一旦失去还款能力,就会迅速沦为银行的“债务人质”,即使房子被法拍,债务依旧无法清偿。

• 开发商: 许家印、碧桂园等房地产巨头在市场繁荣时攫取天量财富,而当市场崩溃,他们要么逃亡海外,要么躲在资本保护伞下,却让无数家庭在断供潮中倾家荡产。

在这样的制度下,普通人根本没有翻身的机会。房贷,不仅是他们背负一生的沉重债务,更成为让他们家破人亡、走向绝望的致命陷阱。

绝望之下,普通人还有出路吗?

许多人质问:既然还不起房贷,为何不选择“断供”?然而,断供在中国并不像在民主国家那样可以通过破产保护解除债务。在中国,一旦房贷违约,购房者不仅要面临银行的起诉,信用记录受损,还可能承担无限追索的法律后果,甚至“以房抵债”后仍需偿还剩余款项。

不买房,也难以逃脱困境。中国社会早已将“房子”与生存捆绑在一起:没有房子,孩子无法上学;没有房子,结婚都成问题;没有房子,在亲戚朋友面前抬不起头。在这种社会压力下,许多人被迫负债买房,而一旦经济形势恶化,就只能在高压之下挣扎求生。

聊城母女的悲剧,不是个例,而是千千万万普通中国人共同的命运。 在中共治下,经济政策的失败、土地财政的剥削、房贷陷阱的奴役,正在让整个社会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面对这样的困局,普通人还能如何自救?

当一个母亲选择带着孩子投河,她的绝望不仅是个人命运的悲剧,更是这个制度压迫下的呐喊:在这片土地上,普通人真的有未来吗?

声明:本网站发布此文旨在分享有价值的信息。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致信chinarights.news@g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感谢您的支持。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社会不公

江苏省长鼓吹“农业振兴”,维权者却被游街、关铁笼,人权都没有,经济能好吗?

2025-2-16 16:54:52

社会不公

湖北国保持续骚扰袁奉初 迫使东莞工厂辞退民主维权人士

2025-3-1 22:13:40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