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表忠心”大比拼:密集调研、摆拍作秀,民企真能放心?

中国权益网,为真相发声!
00:00
00:00

中央刚刚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习近平在会上再次表态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强调“两个毫不动摇”,话音未落,各省的省委书记、省长们就迫不及待地“行动”起来。不过,这一系列“密集调研”“座谈会”究竟是关心民企,还是又一轮的作秀摆拍,答案恐怕不难猜。

“大动作”不断,官员们排队作秀

仅仅一周多的时间,各省的党政“一把手”们”纷纷安排了“关心民营企业”的行程,场面热闹非凡:

官员“表忠心”大比拼:密集调研、摆拍作秀,民企真能放心?

江西省委书记尹弘:2月21日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特意安排了两位民企代表分享“学习心得”,仿佛中央的讲话能立刻让企业家豁然开朗。

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2月20日至21日,跑到南通调研,与银河航天负责人“深入交流”,但面对地方财政紧缩、企业负担加重等问题,只是“鼓励企业增强信心”。

辽宁省委书记郝鹏:2月23日至24日调研恒力集团,董事长陈建华在会场上回顾几天前在北京参加座谈会的“难忘经历”,仿佛这场会议是“人生大事”。

浙江省委书记王浩:2月24日召开省委常委会,邀请了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等4位企业家分享“总书记讲话的感悟”,场面肃穆,仿佛是一场政治学习课,而不是经济座谈会。

此外,天津市委书记陈敏尔、陕西省委书记赵一德、河南省委书记刘宁等官员也纷纷亮相,忙着调研、讲话、摆拍,似乎谁“关心民企”关心得更早、力度更大,谁就能获得更高的政治加分。

“表忠心”重要,民企死活不重要?

官员们如此热衷于调研民企,背后的真实目的是什么?答案再明显不过——向中央“表忠心”,营造出全国上下紧跟中央决策的氛围。这些调研和座谈会的目的,并非真的要解决民营经济的困境,而是要制造“官员行动迅速、政策落实到位”的假象。

但实际情况如何?民营企业家们心里清楚得很。过去几年,大批民企遭遇打压、整顿、查税、收购,一边是口头承诺“两个毫不动摇”,一边是现实里企业资产被吞并、创始人被迫退出。恒大许家印、联想柳传志、学而思张邦鑫、滴滴程维等商界大佬们的遭遇,还不足以说明问题?

优化营商环境?是优化收割手段吧

这次“官员调研潮”的另一个重点,是反复强调要“优化营商环境”,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让企业家安心发展。然而,现实情况是:

企业税负仍然沉重,各种“隐性”收费未见减少,许多企业依然苦不堪言。

地方财政紧张,政商关系不稳,官员一边喊“亲清政商关系”,一边继续向企业“伸手”。

政策朝令夕改,企业难以长远规划,甚至一些投资者因担忧政策变化而撤资离场。 

看看湖南出台的《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实施方案》,标榜自己“全国率先”,可问题是,这种整顿真能持续多久?上面要求“有求必应、无事不扰”,下面却动不动就找个由头罚款、收编,企业真敢相信吗?

政商关系:官员“亲”了,企业就该“清”了?

在这次作秀行动中,另一个被大力宣传的关键词是“亲清政商关系”。各地官员反复强调,企业家要“弘扬企业家精神”,政府要“坦坦荡荡、干干净净”与企业交往。可现实呢?

谁都知道,在中国,所谓的“亲清政商关系”意味着什么:官员想要“亲近”你,企业就要“清空”自己该捐款的捐款,该让股份的让股份,该退出的退出,不听话的直接调查、封杀。

从蚂蚁金服被迫整改,到腾讯、美团遭遇反垄断调查,再到恒大许家印的覆灭,每个阶段都有人在喊“优化营商环境”,可每个阶段都有企业家倒下。现在官员们又忙着走访、摆拍、喊口号,谁能保证这次不是又一次割韭菜前的安抚?

“信心比黄金重要”?信了,可能先倒下!

“信心比黄金重要”,这是这场“官员作秀行动”中最常见的口号。然而,对真正的民营企业来说,信心不是靠喊话建立的,法治才是最重要的基石。

但在中国,政策可以随时变化,企业可以随时被整顿,政府可以随时翻脸。曾经许多企业家也相信“两个毫不动摇”,但后来才发现,这些承诺都“一以贯之”地成为了笑话

看看今天的作秀场面,企业家们能有什么信心?唯一的信心,恐怕就是——尽快寻找退路,千万别当最后一个相信政策的人。

作者:邱博辉

编辑:李強生

声明:本网站发布此文旨在分享有价值的信息。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致信chinarights.news@g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感谢您的支持。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深度评论

人大常委会闭幕:橡皮图章的例行公事,独裁体制的政治表演

2025-2-25 18:28:43

深度评论

最高检高喊“重拳出击”,却掩盖中共体制才是暴力犯罪的根源

2025-2-27 10:38:10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