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22日,中央联合调查组公布最高人民法院“案卷丢失”调查结果,然而就在同一天,案件当事人、知名维权人士赵发琦被调查组人员带走,从此开始了他长达数年的遭受迫害之路。赵发琦的家人近日对外发出紧急求助信,披露赵发琦被非法拘禁、秘密关押、剥夺辩护权,并遭受非人折磨的详细过程,直指中国司法系统的黑暗和腐败。
赵发琦案:民事合同纠纷如何变成国家安全案件?
赵发琦是榆林市凯奇莱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与陕西省西安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合同纠纷案的原告。该案在2017年1月12日于最高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并于同年12月16日作出终审判决。
然而,2019年2月22日,中央联合调查组公布“案卷丢失”调查结果,称是原最高院法官王林清“监守自盗”。在调查结果公布前几小时,赵发琦被调查组带走,从此失去自由。
家属透露,2019年2月23日,一群自称来自北京市公安局的便衣人员带着赵发琦,强行破门闯入他在北京的家,未出示任何法律手续,对家中进行地毯式搜查,带走了所有电脑、手机、电子产品及重要资料,却没有留下任何书面说明。次日,他们再次打电话要求取走更多材料,并告知家属赵发琦不会回来。
从2019年2月23日开始,赵发琦完全失联。直到半年后,家人于2019年8月23日才接到北京市监察委通知,称赵发琦被留置,但未告知具体地点。家人和律师多次向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区报案,但警方拒绝立案、拒绝透露关押地点。
遭受非人折磨,秘密羁押长达半年
2020年5月,家人终于得知赵发琦被关押在北京市国家安全局看守所,而在此之前的半年时间里,他被秘密监视居住,遭受严重的心理和身体折磨:
- 关押地点为北京市大兴区榆岱的黑暗房间,无窗户、24小时灯光照射
- 全天候监视,24小时轮流看守,不允许活动
- 被强制灌药,但家属从未获知药物名称及用途
- 6个月内仅离开房间两次,每次仅30分钟
- 无任何书籍、电视或报纸,完全剥夺获取信息的权利
- 所有讯问均在房间内进行,从未见过法院或检察机关
在2020年4月17日,北京市第二分检突然将案件移送至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但法院拖延28天,直到2020年5月14日才决定受理,而在此期间,赵发琦被非法羁押在北京市国家安全局看守所,程序严重违法。
剥夺辩护权,秘密开庭,司法黑幕重重
赵发琦案在一审阶段,北京市二中院剥夺其辩护权,理由竟是“更换律师次数过多”,并在没有律师辩护的情况下秘密开庭。即使家属后来聘请代理律师,法院也拒绝律师会见赵发琦,最终导致赵发琦在毫无辩护的情况下被判刑。
2021年10月25日,北京市二中院出具“中止审理单位行贿罪案件”的决定,然而案件至今未审先判,赵发琦已被投入监狱。更离奇的是,2021年11月15日,看守所房间突发火灾,赵发琦险些被烟雾窒息,幸亏保安破门相救,但事后未见任何责任人被追究。
2022年5月5日,北京市二中院作出一审判决,以单位行贿罪、非法获取国家机密罪定罪,家属才被通知判决结果。而二审审理更加离谱:2022年6月20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未经开庭,匆匆维持原判,甚至在赵发琦的律师尚未提交正式辩护词的情况下直接作出判决。赵发琦坚决不同意某律师代理自己,但北京市高院仍将该律师的名字列在判决书上,公然制造虚假代理记录。
“案卷丢失”真相:最高院内部黑幕,维权者成替罪羊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9年8月15日,调查组称“案卷材料中有5份属于国家机密”,其中包括最高法院相关领导的批示,甚至将民事判决书也鉴定为“国家机密”,由此将赵发琦的民事维权案生生扭曲为国家安全案件。家属指出,这一系列打压的背后,涉及原最高法院院长周强、案件利益方刘娟及其背后的利益集团,共同利用公权力对赵发琦进行打击报复。
赵发琦的家人表示,赵发琦因坚持依法维权,揭露司法腐败,最终成为中国司法系统黑幕下的牺牲品。他们呼吁社会关注赵发琦的遭遇,帮助曝光北京市公检法共同制造冤案的事实,伸张正义,让赵发琦早日获得自由。
呼吁国际社会关注,推动赵发琦早日获释
赵发琦的遭遇再次印证了中国司法体系的黑暗与腐败,特别是在涉及重大经济案件和国家机密时,公权力往往成为利益集团的打压工具,而司法审判早已被操控。赵发琦案不仅是一起严重的司法不公案例,更是中国当局滥用法律迫害维权人士的又一铁证。
赵发琦的家人希望国际社会、人权组织、新闻媒体关注此案,推动中国政府释放赵发琦,并彻查案件背后的司法腐败,让真正的正义得以伸张。
作者:董剑
编辑:刘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