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外媒曝光的一批泄露文件显示,中国网络安全公司天融信(TopSec)深度参与政府网络审查和监控系统的开发与运作,为中共政府提供全方位的数字审查服务。该公司开发的一套“审查服务”系统能够实现敏感信息筛查、实时社交媒体监控、舆情分析、数据拦截等多种功能,并已广泛部署于政府机构、国有企业和主要互联网平台。文件显示,天融信与上海、西藏等地方政府保持密切合作,并计划进一步升级网络审查力度。
审查工具曝光:关键词监控、数据拦截一应俱全
据泄露的技术文档,天融信所开发的“审查服务”系统具备强大的内容过滤和监控能力,其中包括:
• 关键词识别与屏蔽:自动检测和拦截涉及“民主”“人权”“维权”等敏感词汇的内容;
• 实时社交媒体监控:追踪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上的“敏感言论”,并可溯源至个人账户;
• 舆情分析:分析社交网络上的舆论趋势,帮助政府预测可能的抗议或政治动荡;
• 数据拦截:拦截未经政府许可的境外新闻、社交平台内容,并阻止用户访问被封锁的网站。
知情人士透露,天融信的系统可以与中国的防火长城(GFW)无缝对接,进一步强化对互联网的控制。其技术不仅用于限制国内言论空间,还可用于追踪异见者、压制言论自由,甚至为警方提供实时数据分析,以支持线下监控与打压。
天融信的“网络安全”究竟保护了谁?
天融信成立于1995年,长期以来被视为中国网络安全领域的龙头企业。该公司在其官方网站上声称,业务涵盖安全防护、安全检测、安全接入、大数据安全、云安全等领域,为政府、金融、运营商、能源、教育、交通等行业提供网络安全产品和解决方案。
然而,泄露文件显示,天融信的“网络安全”实际上是为政府提供审查工具,而非保护用户隐私。该公司与地方政府、公安系统、国有企业的合作范围广泛,部分项目涉及公安机关的大规模人群监控和舆情引导。
在西藏和新疆等高度敏感地区,天融信的技术被用于加强对少数民族的网络监视,并协助政府机构对所谓的“潜在威胁”进行分析和预警。这进一步印证了外界对中共利用科技加强社会控制的担忧。
国际社会关注,中国审查技术外溢风险加剧
此番曝光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近年来,随着中国政府对互联网的封锁、审查、监控逐步升级,越来越多的中国科技公司被发现充当政府审查机器的帮凶。天融信并非唯一一家涉足此类业务的企业,但此次泄露的文件揭示了该公司在数字极权体系中的关键角色。
与此同时,有分析人士警告,中国的网络监控技术已开始向海外输出。近年来,中资公司在多个发展中国家提供网络安全基础设施,其中部分项目涉及政府级别的舆情监控和数据审查,这可能导致更多国家步入中国式网络极权的轨道。
天融信保持沉默,中共加强网络管控
截至目前,天融信尚未就此次曝光做出任何回应。然而,中共政府近年来大力推进“国家网络安全”建设,投入巨额资金加强对国内互联网的控制,这与天融信等企业的快速发展密不可分。
这次文件泄露再次印证了一个事实:中国的网络审查不仅限于表面上的“安全”防护,而是一个复杂、深入、具有极强技术依赖的监控体系。在这个体系下,中国公民的言论自由空间正被进一步压缩,异见者面临更加严密的数字监视。
随着技术的进步,中共政府的网络控制手段将更加精细化,天融信等企业在这一进程中的作用也愈发明显。未来,全球社会如何应对中国在网络审查与信息封锁方面的扩张,将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议题。
作者:李反共
编辑:冯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