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本才,因果园被政府侵占、房屋遭强拆而走上维权之路。多次上访未果后,2022年因在信访局和法院门口拉横幅、扬言赴京上访,被控“寻衅滋事罪”,遭速审判刑2年10个月,刑期至2025年6月29日。
果园被侵占,房屋遭强拆,走上维权之路
李本才,原本是一名普通农民,靠经营果园维持生计。然而,2015年,他的果园被当地政府侵占,房屋也遭到强拆,未获任何合理赔偿。面对公权力的肆意践踏,他开始走上漫长的维权之路,希望通过法律手段讨回公道。
在中国,强拆受害者往往面临政府的冷漠甚至打压,李本才的维权历程也不例外。他在地方政府和法院之间奔走多年,却始终无法得到公正回应。他的案件正是中国土地维权问题的缩影,显示出地方政府如何在缺乏监督的情况下,以“发展”为名侵害公民财产权利。
上访无果,反遭以“寻衅滋事”入狱
多年上访无果后,李本才决定采取更直接的抗议方式。2022年3月22日,他在信访局和法院门口拉横幅,控诉政府强拆暴行。当局随即以“扰乱公共秩序”为由将他拘留。
同年8月4日,他在信访局再度抗议,并扬言将前往北京上访。对于中国政府而言,访民进京上访不仅是地方官员的政绩隐患,更被视为对中央政府的“挑衅”。因此,地方政府往往不惜一切手段阻止访民赴京维权。8月31日,当局以“维稳”名义将李本才逮捕,随后秘密审理。
速审重判,刑期至2025年6月
不到一个月后的2022年9月29日,法院迅速宣判,李本才被以“寻衅滋事罪”判处有期徒刑2年10个月。没有充分的法律程序,没有公正的审理,他的维权行动被当局定性为“滋事”,而真正违法的政府强拆行为却无人问责。
目前,李本才仍被羁押,刑期至2025年6月29日。他的遭遇再次印证了中国司法系统如何沦为打压维权人士的工具,而“寻衅滋事”这一罪名,已成为政府打压访民和异见者的惯用借口。
维权之路险阻,公正何时可期?
李本才的案件,是中国无数强拆受害者共同的命运缩影。在当局看来,依法维权不是公民权利,而是对政权的威胁。他们不解决问题,而是将提出问题的人关进监狱,试图让一切异议声音消失。
然而,无论政府如何打压,维权者的抗争不会停止。他们的诉求代表着千千万万被侵害者的呐喊,而李本才的遭遇,也提醒着世人:中国的法治远未实现,强权之下,公正仍是遥不可及的奢望。
他的自由被剥夺,但他的抗争不该被遗忘。让我们铭记李本才,并关注中国所有因维权而遭受迫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