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信访制度,原本是为百姓伸张正义而设,却变成了打压上访者的工具。甘肃女访民周亚丽的遭遇,正是对这一制度彻底失败的见证。她因拆迁补偿问题走上信访维权的道路,最终换来的却是监狱和酷刑。在这个所谓的法治社会中,信访不但无法解决问题,反而成为了百姓被控罪和迫害的导火索。
周亚丽的故事始于2004年,她与前夫离婚,分得三间合法房屋。然而,在安定区住建局的操控下,她不仅未得到任何补偿,反而一次次遭遇政府的疯狂报复。从2015年开始,周亚丽被行政拘留十余次,最后以“寻衅滋事罪”被安定区法院判刑。在她的自述中,拘留所和看守所成了人间炼狱。
在监禁期间,她因为胃病无法进食,痛得晕厥,而狱警冷漠以对,甚至以言语和行为对她进行侮辱和虐待。她多次被牢头和其他在押犯人殴打,几次试图自杀,身体状况迅速恶化,几乎丧失了所有劳动能力。即便如此,政府依然没有停止对她的迫害。
最具讽刺意义的,是2021年9月周亚丽被迫签下的一份“调解协议”。政府以70万的赔偿为条件,要求她停止上访。她被逼在安定区法院的威胁下签字,但协议的内容至今没有落实。政府领导不仅出尔反尔,还继续威胁她“若再上访,就让你再坐牢”。
周亚丽的遭遇,是对中国信访制度的彻底控诉。在所谓“维稳”的名义下,地方政府不仅漠视群众的合法权益,还通过暴力、拘留、监禁等手段打压那些敢于发声的人。寻衅滋事,这个模糊不清的罪名,成了政府随意打压访民的工具。
她的控诉,折射出司法系统的腐败与人性的扭曲。安定区法院的法官、政府领导,明知她的问题由政府违法行为引起,却不惜利用手中的权力,将她逼入绝境。中国的信访制度,已经从一条为民申冤的途径,变成了加剧社会不公的工具。这样的制度设计,不仅不能解决社会矛盾,反而会将普通人推向深渊。
周亚丽的故事还在继续,她在微博上发出了最后的求助,她的呐喊代表了千千万万访民的心声。信访制度的存在,标志着中国法治的失败,而那些被冠以“寻衅滋事”之名的访民们,正是这个腐败系统下最真实的受害者。
写在最后:
在一个法治社会里,公平与正义不该成为空话,而应成为每个人都可以依赖的保障。周亚丽的呼声,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更多的人站出来,才能揭露这样的不公,才能让权力的滥用得到制约。否则,像周亚丽这样的维权者,只会继续在黑暗中无声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