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常州,维权竟成为一条充满阻力的道路。2023年5月,张伟明因一起暴力侵害事件,向常州公安局天宁公安分局提出刑事立案请求。然而,案件非但没有获得应有的刑事立案处理,反而被以“治安案件”处理,警方不断劝说张伟明与加害人“私了”,以逃避刑事追责。这种将刑事案件降格为治安案件的做法,究竟是在保障司法公正,还是在掩盖犯罪真相?
张伟明的证据明确指出,施暴人数众多,涉嫌刑事犯罪。根据《刑事诉讼法》,警方有义务保障受害人对犯罪追责的权利,然而常州公安却在案件的立案处理上层层阻挠。这种“私了”手段表面上是调解,但实际上无疑是偏袒施暴者,剥夺受害人的基本权利,张伟明认为这背后隐藏着权力交换的阴影。
事件在2024年9月29日晚达到高潮。张伟明在南京南站准备前往北京继续维权,却遭到常州茶山派出所和朝阳派出所的两名便衣警察拦截,强行带回常州。警方的非法拦截和对公民自由的任意限制再次暴露出地方公安系统的权力滥用问题。监控录像显示张伟明在站内寻求帮助,并多次请求报警,但警方依然强行将其控制。如此明目张胆的行为,究竟是个别警员的个人行为,还是整个执法系统的潜规则?
张伟明在南京南站报警后,警方虽然记录了当场的细节,张伟明却质疑这是否会对他的案件产生实质帮助。在公安权力无限扩张而缺乏制约的体制下,普通公民的合法权益是否真的能得到保障?
这一事件揭示了当前法治体制中对公民权利的保障漏洞。在一个以法治为核心的社会,公权力若不受到制约,公民如何维权?张伟明的经历再一次敲响了警钟,呼吁有关司法机构介入调查此案,深挖背后的执法腐败,彻底整改公权力滥用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