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5日,福建省漳州市浮宫镇海山小学六年级学生张永超在“底海”海域游泳时不幸溺亡。然而,五年过去了,张永超的尸体仍在龙海殡仪馆冷冻,户口尚未注销,他的父母张旺祥和张幼凤在痛失爱子的同时,经历了旷日持久的维权噩梦。事件背后涉及漳州市教育局、公安局、法院等多个政府部门和官员,家属举报称,这些部门以推诿、隐瞒甚至枉法裁决的方式阻挠公正处理,案件暴露出的权力滥用、司法不公,令公众震惊。
教育局与保险公司勾结,责任保险成“空头支票”
根据家属举报,张永超的死亡本应由学校承担责任赔偿,校方已为学生投保“责任保险”,然而原龙海市教育局副局长陈昌安却以各种手段隐瞒理赔信息,企图将责任推脱给家属。尽管家属多次向教育局及学校询问赔偿情况,但始终未得到明确回应。更让人震惊的是,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漳州市分公司在家属索赔时竟出具伪证,配合教育局避责,将校方的投保责任抹去。这笔原本属于遇难者家属的60万元保险赔偿,成为了教育局和保险公司之间的“隐秘财产”。
作为事故处理的直接负责人,陈昌安不仅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反而涉嫌联合保险公司、学校对家属进行欺瞒。我们不得不质问,龙海市教育局所谓的“校方责任险”究竟是为了保障学生安全,还是成为了某些官员牟利的工具?
公安部门推诿、伪造证据,真相被彻底掩盖
事故发生后,家属多次要求公安部门对张永超的死因出具明确证明,但原龙海市公安局局长苏诚斌、法制大队干警陈荣勇和海门派出所所长林志煌等人,不仅未履行法定调查义务,反而刻意掩盖事实真相。公安部门不仅拒绝出具合理的死亡证明,还在家属申请复议和诉讼时,以“注销户口通知系过程性行为,不属于复议受理范围”为由多次驳回。家属的合理诉求被公安部门的冷漠推诿彻底阻断。
更离谱的是,公安局甚至让已被撤销的“海门派出所”继续参与该案处理,以逃避法律责任。据举报信中提供的录音证据显示,浮宫派出所现任所长周文峰明确承认海门派出所早已撤销,林志煌已调离此地,然而周志伟仍在行政复议和诉讼过程中以“海门派出所”的名义参与处理,涉嫌滥用权力、虚假诉讼。如此明目张胆的掩盖行为,是否已成为公安局的“惯例”?
张永超尸体至今无法火化,公安部门无视事实真相、伪造证据、推诿责任的做法,不仅侵害了家属的权益,更直接侮辱了死者的尊严。
法院枉法裁决,司法公正成一纸空谈
更令人愤怒的是漳州市法院系统在此案中的不公行为。家属先后提起多项行政复议和诉讼,但从芗城区法院审判员徐晓雯到漳州市中级法院审判员康少敏、蔡月新等人,均以各种理由驳回诉讼请求,甚至做出“不予再审”的裁决。这些判决的依据是什么?是法律还是权力的干预?
法院在案件处理过程中不仅无视家属诉求,还以种种理由逃避关键问题,特别是对尸体火化、死亡原因确认等问题的回避,彻底堵死了家属的申诉之路。法院作为维护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本应确保每个案件都能在法律的框架下得到公平对待。但漳州市法院系统的处理方式,完全背离了司法公正的原则,家属在权力面前,连基本的诉讼权利都被剥夺。
政府信访机构敷衍塞责,权力滥用成“常态”
五年来,张永超的父母屡次向各级信访机构递交举报材料,试图通过合法途径解决问题。然而,龙海区政法委副书记康艳顺在受理家属诉求后却一再推诿,甚至拒绝会面沟通,将家属的诉求置于“冷宫”。龙海区政府和政法系统不仅未能给予家属应有的支持,反而在多次转交材料后,敷衍、拖延,以致五年过去,问题依然毫无进展。
龙海区和漳州市的信访部门不仅未尽到法律监督职责,甚至放任教育局和公安局的失职行为。家属每一次的求助,都被转交、搁置,最终毫无回应。这样的推诿行为,让家属的合法权利被无情践踏,反映出地方政府部门对民众诉求的冷漠与不作为。
权力滥用与司法失职,让法治何在?
张永超溺亡事故不仅是一起校园安全事件,更是对地方政府权力滥用、司法腐败的严厉控诉。从教育局副局长陈昌安、原公安局局长苏诚斌到法院审判员康少敏、蔡月新、政法委副书记康艳顺,他们一再阻挠真相的揭露,甚至不惜违法操作、滥用权力,彻底将这起事件演变为一场司法噩梦。一个普通家庭的正常诉求在官员的冷漠和掩盖中被击碎,遭遇的不只是法律的失序,更是良知和公正的彻底沦丧。
这起案件的暴露,映射出的是漳州市地方司法系统的失职,甚至令人怀疑这是该地区权力部门的“常规手段”。如果法治在地方政府中沦为权力的附庸,百姓的基本权益如何得到保障?这一事件再次证明,当权力的操控凌驾于法律之上,司法的公正就成了一纸空谈。
结语:张永超的父母五年维权未果,他们的控诉不仅是一场对个人权利的呐喊,更是对权力滥用的严正控诉。这场公正迟来的噩梦,让人不禁质疑:这样的地方司法体系,究竟还能为民众提供怎样的公正?